磨憨至成都南首开直达动车 12小时贯通滇川旅游经济带
磨憨至成都南首开直达动车 12小时贯通滇川旅游经济带
磨憨至成都南首开直达动车 12小时贯通滇川旅游经济带7月2日起,成都—北京间的动卧列车正式开行。首发列车列车长是一名来自哈尔滨(hāěrbīn)的“新成都人(rén)”。据介绍,成都东至北京的首趟动卧列车列车长李月,2011年进入(jìnrù)铁路(tiělù)成都客运段工作。作为一名“蓉漂”,她(tā)当年就曾值乘动卧列车;14年后再度踏入动卧车厢,她已从青涩新人成长为资深(zīshēn)铁路人,更从“蓉漂”变成了要留下来的地道成都人。时光荏苒,14年后再出发,这一次不仅成了她人生再启航(qǐháng)的出发点,更是城市间跨“圈”联动的新起点。
她(tā)连夜联系师傅“取经”
列队、打卡、整理(zhěnglǐ)仪容仪表、布置重点工作、发放设备……2日下午6时45分,成都至北京动卧列车的首发列车长李月带着班组成员(zǔchéngyuán)早早就(jiù)已候在站台上,等待列车进站。
没过几分钟,随着列车缓缓驶入站台,李月与班组成员一道登车,投入(tóurù)到发车(fāchē)前的准备工作中。
▲李月(前排右一)带着班组成员前往站台(zhàntái)
从车上(chēshàng)忙碌的(de)乘务员身影不难看出,值乘的列车员都经过无数次演练。
“为确保旅客(lǚkè)乘车体验,一开始就在(zài)全段范围内开展(kāizhǎn)选拔,最后组建了由7名女乘务员和1名男乘务员组成的首发班组(bānzǔ)。”据李月介绍,班组组建完成后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培训,特别是针对应急处置(chǔzhì)、卧具整理、服务用语、英语对话等专项业务,都进行了补强;另一方面,相较于普通动车,动卧列车更多是服务于卧铺旅客,因此针对车厢中的各项设备设施、操作流程(liúchéng)也提前进行熟悉。
虽然经过了培训,虽然有着丰富的(de)值乘经验,但其实在刚刚经过选拔,确定(quèdìng)由她来担任列车长值乘时,她也免不了心里打鼓。
“听到消息后(hòu),我第一时间就给师傅(shīfù)打去了电话,因为14年前我值乘动卧时,她就是我们(wǒmen)的列车长。”李月坦言,她经过(jīngguò)了14年值乘,列车上的工作早已滚瓜烂熟,但第一次带队值乘动卧列车,她难免有些担忧。
当电话接通的那一刻(nàyīkè),她(tā)其实已经有了(le)底气。“师傅(shīfù)主要是安慰我,给我打气,但对于我来说,听到师傅声音的那一刻,我就已经不担忧了。”李月告诉红星新闻记者,师傅就像家长一样,给了她可以依靠的感觉。
她走遍了值乘(chéng)列车沿线城市
如今成了地道的成都(chéngdū)人
李月是一个哈尔滨姑娘,2011年一次偶然(ǒurán)的机会,让她进入(jìnrù)了成都(chéngdū)客运段工作。彼时的她刚刚入路,就曾值乘过动卧列车。14年间,几乎所有(suǒyǒu)从成都开出的动车上都曾有过她的身影。而这一次,她又站在了成都至北京的动卧列车车厢中。
此时的她,或许有些许紧张,或许有一些恍惚,或许想到了14年前的自己,也或许什么(shénme)都没想,但对于她来说意义非凡(fēifán)。
“我刚入路的(de)时候就曾值乘动卧列车,之后伴随着成都动车线路的开行,我从(cóng)最初的成灌线、成达线,慢慢拓展到了成都至南京、至广州的动车线路。我也从最初的列车员成长为(wèi)列车长,这一次成为首发列车长,我也希望自己能有更大突破。”李月说,14年来,她埋首(máishǒu)工作,不断(bùduàn)磨砺工作技能,让自身成长为一名列车长。
其实,对于一个东北(dōngběi)姑娘来说(láishuō),刚刚来到成都的她有(yǒu)诸多不便。饮食不同,作息规律不一样,语言沟通有障碍,距离老家过远,都带给她许多困扰。
10余年前,成都的(de)动车(dòngchē)线路(xiànlù)还未出省。李月想要返回哈尔滨,坐火车要走48小时,遇到晚点,时间还要进一步拉长。彼时飞机成为她唯一的选择。
10余年后的(de)今天,她早已没有了回家的焦虑。动车出行(chūxíng)虽然不能直达,但时空距离压缩后,16小时到(dào)家给了她更多选择。特别是这一次动卧列车的开行,晚上从成都出发,次日早上到北京换乘后,基本上(jīběnshàng)下午2点左右就能到哈尔滨家中。
而更为重要的是,今时今日的她已成为一个地道(dìdào)的成都人。“我在成都工作了14年,生活习惯已经转变,并且我的同事、朋友都在这里,习惯了无辣(wúlà)不欢,也(yě)习惯了人民公园的闲适(xiánshì)安逸,现在让我回哈尔滨,我都有些不习惯了。”李月说,14年来(niánlái),国家铁路在高速发展,她也在成都有了自己的家。
工作之余,作为(zuòwéi)一名热爱旅行的达人,她几乎走(zǒu)遍了所值乘(chéng)的列车能抵达的城市。“并不是说我上着班下车去(qù)玩,而是利用休息时间去这些城市走一走,感受不一样(yīyàng)的风土人情。”据李月介绍,这些年来,她从成都出发,四川省内城市都留下她的足迹,省外南京、广州、昆明、桂林等与成都开行直达的动车的城市几乎也走了个遍。
作为一名热爱旅行的达人,接下来(jiēxiàlái)她希望继续(jìxù)迈开脚步,用足迹丈量祖国的大好河山。
红星新闻记者 闫宇恒 摄影记者(shèyǐngjìzhě) 陶轲
(下载(xiàzài)红星新闻,报料有奖!)


7月2日起,成都—北京间的动卧列车正式开行。首发列车列车长是一名来自哈尔滨(hāěrbīn)的“新成都人(rén)”。据介绍,成都东至北京的首趟动卧列车列车长李月,2011年进入(jìnrù)铁路(tiělù)成都客运段工作。作为一名“蓉漂”,她(tā)当年就曾值乘动卧列车;14年后再度踏入动卧车厢,她已从青涩新人成长为资深(zīshēn)铁路人,更从“蓉漂”变成了要留下来的地道成都人。时光荏苒,14年后再出发,这一次不仅成了她人生再启航(qǐháng)的出发点,更是城市间跨“圈”联动的新起点。
她(tā)连夜联系师傅“取经”
列队、打卡、整理(zhěnglǐ)仪容仪表、布置重点工作、发放设备……2日下午6时45分,成都至北京动卧列车的首发列车长李月带着班组成员(zǔchéngyuán)早早就(jiù)已候在站台上,等待列车进站。
没过几分钟,随着列车缓缓驶入站台,李月与班组成员一道登车,投入(tóurù)到发车(fāchē)前的准备工作中。
▲李月(前排右一)带着班组成员前往站台(zhàntái)
从车上(chēshàng)忙碌的(de)乘务员身影不难看出,值乘的列车员都经过无数次演练。
“为确保旅客(lǚkè)乘车体验,一开始就在(zài)全段范围内开展(kāizhǎn)选拔,最后组建了由7名女乘务员和1名男乘务员组成的首发班组(bānzǔ)。”据李月介绍,班组组建完成后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培训,特别是针对应急处置(chǔzhì)、卧具整理、服务用语、英语对话等专项业务,都进行了补强;另一方面,相较于普通动车,动卧列车更多是服务于卧铺旅客,因此针对车厢中的各项设备设施、操作流程(liúchéng)也提前进行熟悉。
虽然经过了培训,虽然有着丰富的(de)值乘经验,但其实在刚刚经过选拔,确定(quèdìng)由她来担任列车长值乘时,她也免不了心里打鼓。
“听到消息后(hòu),我第一时间就给师傅(shīfù)打去了电话,因为14年前我值乘动卧时,她就是我们(wǒmen)的列车长。”李月坦言,她经过(jīngguò)了14年值乘,列车上的工作早已滚瓜烂熟,但第一次带队值乘动卧列车,她难免有些担忧。
当电话接通的那一刻(nàyīkè),她(tā)其实已经有了(le)底气。“师傅(shīfù)主要是安慰我,给我打气,但对于我来说,听到师傅声音的那一刻,我就已经不担忧了。”李月告诉红星新闻记者,师傅就像家长一样,给了她可以依靠的感觉。
她走遍了值乘(chéng)列车沿线城市
如今成了地道的成都(chéngdū)人
李月是一个哈尔滨姑娘,2011年一次偶然(ǒurán)的机会,让她进入(jìnrù)了成都(chéngdū)客运段工作。彼时的她刚刚入路,就曾值乘过动卧列车。14年间,几乎所有(suǒyǒu)从成都开出的动车上都曾有过她的身影。而这一次,她又站在了成都至北京的动卧列车车厢中。
此时的她,或许有些许紧张,或许有一些恍惚,或许想到了14年前的自己,也或许什么(shénme)都没想,但对于她来说意义非凡(fēifán)。
“我刚入路的(de)时候就曾值乘动卧列车,之后伴随着成都动车线路的开行,我从(cóng)最初的成灌线、成达线,慢慢拓展到了成都至南京、至广州的动车线路。我也从最初的列车员成长为(wèi)列车长,这一次成为首发列车长,我也希望自己能有更大突破。”李月说,14年来,她埋首(máishǒu)工作,不断(bùduàn)磨砺工作技能,让自身成长为一名列车长。
其实,对于一个东北(dōngběi)姑娘来说(láishuō),刚刚来到成都的她有(yǒu)诸多不便。饮食不同,作息规律不一样,语言沟通有障碍,距离老家过远,都带给她许多困扰。
10余年前,成都的(de)动车(dòngchē)线路(xiànlù)还未出省。李月想要返回哈尔滨,坐火车要走48小时,遇到晚点,时间还要进一步拉长。彼时飞机成为她唯一的选择。
10余年后的(de)今天,她早已没有了回家的焦虑。动车出行(chūxíng)虽然不能直达,但时空距离压缩后,16小时到(dào)家给了她更多选择。特别是这一次动卧列车的开行,晚上从成都出发,次日早上到北京换乘后,基本上(jīběnshàng)下午2点左右就能到哈尔滨家中。
而更为重要的是,今时今日的她已成为一个地道(dìdào)的成都人。“我在成都工作了14年,生活习惯已经转变,并且我的同事、朋友都在这里,习惯了无辣(wúlà)不欢,也(yě)习惯了人民公园的闲适(xiánshì)安逸,现在让我回哈尔滨,我都有些不习惯了。”李月说,14年来(niánlái),国家铁路在高速发展,她也在成都有了自己的家。
工作之余,作为(zuòwéi)一名热爱旅行的达人,她几乎走(zǒu)遍了所值乘(chéng)的列车能抵达的城市。“并不是说我上着班下车去(qù)玩,而是利用休息时间去这些城市走一走,感受不一样(yīyàng)的风土人情。”据李月介绍,这些年来,她从成都出发,四川省内城市都留下她的足迹,省外南京、广州、昆明、桂林等与成都开行直达的动车的城市几乎也走了个遍。
作为一名热爱旅行的达人,接下来(jiēxiàlái)她希望继续(jìxù)迈开脚步,用足迹丈量祖国的大好河山。
红星新闻记者 闫宇恒 摄影记者(shèyǐngjìzhě) 陶轲
(下载(xiàzài)红星新闻,报料有奖!)




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